医院动态

您的位置: 首页 医院动态医院新闻详细

市医援鄂医疗队的抗“疫”天使(一):老大哥江强

发布时间:2020-02-17 00:00
 

  ▲江强

  中等个子、双眼皮、圆脸,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忠厚老实——他叫江强,是儋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,也是儋州市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。

 

  

  江强今年38岁,从他毕业的那天起,他就到市人民医院扎了根,这一晃就是14年。14年以来,他兢兢业业,以诚待人,多次被医院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和“患者满意医生”,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时,他也得到了“优秀进修医生”的荣誉。

  

  ▲江强(右)正在同事的帮助下穿戴防护装备

 

  2020年春节到来之前,疫情的形势便逐渐严峻起来,医院党委在疫情防控方面提前做了大量工作,作为一名党龄5年的党员,作为科室的中坚力量,江强在疫情前果断放弃了春节休假的机会,积极参与到疫情的部署和防控工作中。他本以为春节期间虽然不能休息,但至少能一家团聚,不料前方一线局势迅速恶化,湖北向全国发出了求援的信号。

 

  “我是副高职称,是共产党员,到前线去抗击新型肺炎责无旁贷,我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!”在医院党委发出了组建援鄂医疗队的召集令后,江强甚至没来得及跟家里说一声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被选中后,江强才把消息告诉了爱人。他的爱人叫黄利,也是一名白衣天使,知道消息的黄利并没有责怪丈夫,同是医护人员的她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支持。“我和他3岁的女儿对他只有一个要求,就是平安回来。”黄利说。

 

  

  ▲全副武装的江强

 

  由于到前线是与病毒零距离较量,存在一定的风险,江强并未将自己援鄂的事情告知父母,尤其是他父亲才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,正在母亲的照料下康复。但关于他们这批英雄挥师援鄂的新闻铺天盖地,最终父母还是在援鄂名单中找到了他的名字。但二老对他的不告而别也没有任何怪罪,在电话中,他们只是希望江强能够安心工作、注意休息、做好防护、平安回来。

 

  女儿年幼、父亲肿瘤术后、母亲高血压、家里只有他一个壮年男性……尽管家庭中存在这许多的困难,但想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前线起到大作用,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前线。临行前、抵达后院党委在连线慰问他们时都让他们“有困难一定要提”,但他却从来没有向医院提出过要求。

 

  “强哥对于下级医生来说就像一个老大哥,有难沟通的病人或者重病号,他都会主动帮忙沟通或者帮忙接管,抢救的时候他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,轮转科室规培的医生,很多人的股静脉置管操作都是强哥手把手带出来的。”科室的医生符圣亮说,“前段时间他爸爸肿瘤手术住院的时候,我们有一台静脉瘤切除术,西部首例,他在照顾他父亲一晚上后还坚持到手术室指导我们,他是一个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尊重的楷模。”

 

  

  ▲江强在给患者采咽拭子标本

 

  如今距离他离开儋州,奔赴荆州前线抗击疫情已过去了十余天,这些日子里他逐渐克服了饮食上和气候上的不适应,对于如何在防护状态下给病人做治疗也早已驾轻就熟,在和其他援鄂队员的努力下,他们收获了当地医护人员和患者们的尊重和感谢。

 

  援鄂医疗队的队长王力鹏这么评价他:工作积极认真,医学经验丰富,经常加班加点,和同事关系很融洽,来荆州这边就是大家的老大哥,关心帮助大家生活中的小事,为人低调,从不争名夺利,但能冲锋在一线工作,舍小家为大家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
 

  对于这次的战役,他说,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,我是一个爸爸,一个丈夫,一个儿子,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我更是国家最需要的医护人员,身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要在这场疫情战中化身为一枚钉子牢牢地钉在一线,疫情不结束,我们不回家,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,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!”

 

 

  撰稿:周圣涛

  摄影:援鄂医疗队

  编排:周圣涛

  责编:廖理英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市医援鄂医疗队的抗“疫”天使(一):老大哥江强
预约挂号 出诊安排 医院位置 住院指南 就诊指南 医保须知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
微信公众号
儋州市人民医院投诉管理部门
网站纠错